韓國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,震驚朝野。如今尹錫悅正面臨彈劾,執政黨「國民力量黨」也深陷非議、多名閣員正接受刑事調查。這場鬧劇讓尹的頭號政敵、反對黨「共同民主黨」黨魁李在明,距離韓國總統大位僅剩一步之遙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李在明在2022年的總統選舉中,以微弱差距敗給尹錫悅。在接受《華爾街日報》採訪時,這位59歲的前勞工權利律師表示,他決心將尹錫悅趕下台,認為尹對韓國憲法秩序構成威脅。
李在明說,「我們必須彈劾他,恢復正常民主。」他表示,只要尹錫悅及其支持者繼續掌權,他們就可能再次嘗試宣布戒嚴令。
報導援引民調指出,若尹錫悅被彈劾或辭職、導致提前大選,李在明很可能在選舉中勝出。9日公布的調查顯示,李在明支持率為52%,僅約10%人表示,將投票給國民力量黨黨魁韓東勳。
鑑於支持率不斷下降,作為執政黨的國民力量黨擔心,一旦尹錫悅下台,他們將難以抵擋李在明攻勢,正試圖拖延時間。
尹錫悅的五年任期將於2027年結束,目前僅過半。他承認自己上周宣布戒嚴是出於絕望,擔心自己的政敵會讓韓國容易遭到北韓「共產主義勢力」的攻擊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,韓國政壇高度兩極分化。今年1月,李在明被一名出於政治動機的襲擊者刺傷頸部,襲擊者想要扼殺他有朝一日成為總統的可能。在接受緊急手術後,李在明保住性命。事後,他呼籲結束韓國的「好戰政治」。但韓國左右翼之間的關係,依然高度緊張。
韓國戒嚴風波讓李在明回想起,他在1980年5月的一段經歷。當時,15歲的李為補貼家用而輟學,在首爾郊區一家工廠打工。他回憶說,當時他覺得這個國家和領導這個國家的軍事獨裁者,鎮壓抗議者是正當的,而抗議者則被描繪成偷竊武器並向士兵開槍的人。
2年後,李在明通過特別考試進入大學,從同學和其他人那裡了解到光州事件的真相。李在明說,那些起來反抗軍事統治的市民不是叛亂者,而是首先遭到軍方槍擊的受害者。他說,這項認知促使他最終選擇從政。李在明說,「我下定了決心,要致力於創造一個讓這類事情不會再發生的世界。」
過去,李在明的批評者稱他是「韓國的桑德斯(Bernie Sanders)」。桑德斯是美國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無黨籍聯邦參議員、曾參選總統。
李在明在擔任京畿道知事期間,曾為年輕人提供全民基本收入,還推動過其他一些進步政策。他本人也不迴避這種類比。最近,由於面臨法律訴訟,加上充滿激情的支持者群體和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,又出現了另一種類比。
李在明告訴《華爾街日報》,「甚至有人說我像韓國版川普。」李說,他不認為自己是超級黨派人士,「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。」
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,若李在明當選,將標誌著韓國與奉行保守主義的尹錫悅政府決裂。尹政府對北韓的態度已變得更加強硬,同時加強了與日本的聯繫,鞏固與美國的關係,包括向美國出售炮彈以間接支援烏克蘭。
李在明表示,尹錫悅「一直想被拖入」烏克蘭戰爭,他指的是自從北韓派遣士兵與俄羅斯並肩作戰以來,首爾方面一直沒有排除向烏克蘭提供進一步援助的可能性。尹錫悅曾誓言韓國不會「袖手旁觀」,而李在明認為,向任何外國提供援助都會帶來國家安全風險。
李在明「高度評價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出的結束烏克蘭戰爭的目標,並對川普表現出再次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接觸的興趣,表示讚賞。
李在明說,「我們對此只能深表謝意,川普嘗試了其他人認為難以做到的事情。」他還指出,尹錫悅不必要地加劇了與中國的緊張關係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,為獲得領導韓國的機會,李在明要麼迫使尹錫悅主動辭職,要麼說服更多執政黨議員倒戈。在韓國一院制的300個國會議員席位中,反對黨控制192個席位,需要3分之2的多數才能通過彈劾。
李在明說,反對黨需要的只是8名執政黨議員的支持。他說,「水滿則溢。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選擇共同生存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