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約峰會重點一次看:歐洲盡力取悅川普 再尋求自救

北約峰會(NATO Summit)將於週二開幕,為期兩天,這是美國總統川普自今年1月就任第二任期以來,首次出席的北約峰會。同時,也是前荷蘭首相呂特(Mark Rutte),首次以北約秘書長的身分主持這場會議。

目前世界局勢正逢多事之秋,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仍在繼續,中東的亂局擴及到更多國家,然而實力最強的美國,是否還有意願續留北約也充滿不確定性,這使得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必須盡力配合美國總統川普,包括川普開出的條件,並且會議時間也有所縮短,這都是取悅川普所做出的巨大改變。

川普是最大的變數,他是北約76年歷史以來,最不重視北約與國際防衛事務的美國總統,早已多次揚言要退出北約,要是真的發生,對北約將是難以修復的打擊。於是北約歐洲成員國已經有共識,只要川普參與,並且順利待到會議結束,這就算是重要勝利了。這使得今年的會議時間被高度濃縮到兩天,僅有一場會議和一項議程,這樣就能最大程度避免川普中途離席。

川普會中途離席嗎?會的,他在6 月 16 日於加拿大卡納納斯基斯(Kananaskis)舉行的7大工業國會議(G7),川普就拿「伊朗-以色列爆發戰爭」為理由提前離開。

剩下的議程也是北約成員國提前做出的新承諾,即「到2035年將國防開支增加到GDP的5%」。此舉旨在安撫川普,他在2025年1月就職前就要求各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。

在川普抵達前,北約歐洲成員已經舉行了會前會,多數國家都同意5%要求,只有西班牙沒有承諾,於是他們略為修改了宣言草案的字句,顧及到各方的解釋空間。

試圖調停以伊衝突

北約峰會有機會討論以色列與伊朗衝突,在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,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,北約成員國將在峰會上討論中東衝突問題;同時,德國、法國和英國的外交部長在瑞士日內瓦,與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(Seyed Abbas Araghchi)舉行會談, 避免再爆發曠日持久的戰爭。

更堅定支持烏克蘭:

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,這場近代規模最大的歐洲戰爭,一直是北約最重視的議題。成員國長期以來一直重申,他們最大的威脅是俄羅斯,也是資助烏克蘭抵抗運動的關鍵。

2024年在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上,北約盟國宣稱「烏克蘭的安全未來仰賴北約」,承諾每年向烏克蘭提供至少500億歐元(1.7兆新台幣)的長期安全援助。

北約秘書長呂特6月12日表示,在這次重要會議之前,對烏克蘭的長期支持至關重要。他說:「我們需要確保烏克蘭在最佳位置,一方面,在俄羅斯無端侵略烏克蘭後,能夠維持與俄羅斯的持續衝突;另一方面,在達成長期停火或和平協議時,也能夠處於最佳位置,確保普丁永遠不會再發動戰爭。」

儘管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,但它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加入北約,因為著名的「北約第5條」,是重要的安全保證。該政策提到「任何攻擊成員國的行為,都視為對全體北約成員國的攻擊,全體成員國有義務集體防禦。」

x